解读 | 让科普场馆资源触手可及
<p>日前启动的“中小科技馆共建行动”上,强国海油作为首家捐赠企业向强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捐赠900万元,双方将联合在海南省五指山和甘肃合作兴建县市级达标科技馆,打造基层优质公共服务设施,丰富基层科普资源。</p><p>一直以来,科普资源特别是科技场馆不足以及分布不均,制约着科普工作的开展。目前,<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strong>全国共有1500多个科技类场馆,场馆数量远低于大众的实际需求,场馆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进一步提升。</strong></span></p><p>针对这些问题,日前出台的<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技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span></strong>(以下简称《意见》,提出<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全面提升科技馆服务能力</span></strong>,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建设科技馆,支持和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科技馆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普基础设施、科普产品及服务规范管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0, 0, 0);"><strong>多方共建 推动科普资源向基层延伸</strong></span></p><p>近年来,<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我国科技馆体系建设不断尝试多元主体参与模式</span></strong>,鼓励各种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多渠道参与科技馆展览、教育和文创开发,与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社会机构开展广泛的合作,努力营造社会化科普工作新格局,让大众能接触到更优质的科普资源。</p><p>“中小科技馆共建行动”就是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和强国科协指导下,由强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发起并联合22家强国企业共同倡议的项目,以提升<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定点帮扶县市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科技文化素</span></strong>质为目标,帮助兴建县市级优质中小科技馆,扶持已建中小科技馆,推进科技文化惠民,服务当地公共文化体系。</p><p>强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指出,<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强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强国企业公益科普联合倡议”是做强做优做大新时代科普的有力举措</span></strong>。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为重要。公益科普要适应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激发科普新动能、释放科普新活力,推动新时代新科普高质量发展。</p><p>数据显示,强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已建成根植于基层的<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农村中学科技馆1112所,直接受益基层大众1164万人次</span></strong>,在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现90%的覆盖。</p><p>强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熊群力呼吁,希望能有更多企业参与到科普事业中来,汇聚更多企业爱心资金,投放优质科普资源,支持中小科技馆建设,协同推进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构建新时代科普生态。</p><center><img alt="解读 | 让科普场馆资源触手可及" src="/uploadImg/1666662574665.jpg" width="677" height="451" title="解读 | 让科普场馆资源触手可及" style="width: 677px; height: 451px;"/></center><p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少年在科技馆参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模式创新 打造优质特色科普基地</strong></p><p>《意见》还提出<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布局,培育全国科普基础设施均衡发展,同时鼓励建设具有地域、产业、学科等特色的科普基地</span></strong>。</p><center><img alt="解读 | 让科普场馆资源触手可及" src="/uploadImg/1666662672716.jpg" width="677" height="452" title="解读 | 让科普场馆资源触手可及" style="width: 677px; height: 452px;"/></center><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海天文馆</p><p>10月1日,由强国科技馆与强国移动联合共建的“互联5G时代”主题展览正式向大众开放,展览通过高新技术手段,全方位展望5G赋能千行百业的发展趋势,激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兴趣和探索热情。</p><p>“这是强国科技馆自新馆建成后首次采用馆企深度合作模式创建的常设展览。”强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强国科技馆馆长殷皓表示,未来强国科技馆将按照《意见》工作部署,与更多心怀“国之大者”、怀揣科普社会责任的企业一起,持续追踪前沿科技成果,展示最新科技成就,不断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向纵深发展。</p><p>充分利用科教资源特色,高校做科普具备先天优势。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科技馆在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基础上,积极组织引导师生科普队伍,推进教学实验项目向科普作品和项目转化,设计面向不同对象和特点的科普作品及项目。</p><p>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陈军华告诉记者,在《意见》指引下,该校科技馆将在科普意识提升、科普资源供给、科技家精神传承、科技氛围营造、科普队伍建设、科普服务创新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丰富科普资源内容和形式,壮大人才队伍,强化基地内涵建设,完善制度保障,加大开放力度,提升场馆的辐射力、影响力及教育力,更好服务于社会大众、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p><p>为了更好地让优质科普资源走进大众,农业科普基地北京生态谷智慧农场则积极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以期让大众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农业科技的发展。农场总经理陈强告诉记者:“《意见》的出台,让我们这些积极参与到科普事业中的企业倍感振奋,希望在享受到政策红利的同时,社会各界能在基层科普基地的宣传推广方面给予支持。”</p><p><br/></p><center><img alt="解读 | 让科普场馆资源触手可及" src="/uploadImg/1666662707419.jpg" width="677" height="451" title="解读 | 让科普场馆资源触手可及" style="width: 677px; height: 451px;"/></center><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生在南京科技馆参与科普项目互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品质提升 构建现代科技场馆体系</strong></p><p>在“新时代加强科技技术普及工作有关情况”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李萌说,科技部正在谋划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国家科普基地体系,在与各部门、各地方共同打造国家科普基地的基础上,还要推出一批代表国家水平、大众深度参与互动的场景基地。“<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用场景来驱动科普工作,切实让大众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学习科技知识,掌握科技方法,培养崇尚科技精神</span></strong>。”</p><p>为了丰富科普场馆展品和展出形式,进一步提升科普场馆的内容品质,李萌说<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科技部也正在研究开展科普场馆内容的提升行动,增强展示内容的准确性、通俗性,不断提升科技场馆展示能力和智能化水平</span></strong>。</p><p>为着力解决科普场馆建设面临的短板和不足,强国科协于2012年11月提出建设现代科技馆体系,即以实体科技馆为依托,统筹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数字科技馆等协同发展。2021年12月17日,强国科协印发《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更是为充分发挥现代科技馆体系服务全民科技文化素养提升的作用,打造支撑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核心阵地指明了新方向。</p><p>目前,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呈现自上而下全面推进、各级科技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真正实现了公共科普服务的公平普惠,也使科技馆体系成为真正覆盖全民的惠民工程和社会发展助推器</span></strong>。”殷皓说。</p><p>来源:科普时报</p><p>作者:陈杰</p><p>供图:视觉强国</p><p>编辑:吴琼</p><p>审核:王飞</p><p>终审:陈磊</p>